![]() | |
![]() 亞洲奧會會員分布圖 | |
原名 |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|
---|---|
成立時間 | 1982 |
類型 | 國際体育组织 |
總部 | ![]() |
會員 | 45个国家或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 |
官方語言 | 英语 |
主席 | 艾哈迈德·法赫德·萨巴赫(阿罕默德亲王) |
副主席 | Mohammad Aliabadi |
網站 | ocasia.org |
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(英語:Olympic Council of Asia,縮寫OCA),簡稱亞洲奧會或亞奧理事會,是國際奧委會授權,管理亞洲地區的奧運會、洲際賽事和國際體育賽事,並負責亞洲地區奧運的發展和將其精神發揚光大的機構,還負責解決亞洲國家、地區之間或與其他非亞洲國家、地區之間發生的體育糾紛。
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宗旨是:促進亞洲體育運動的發展。亞奧理事會現擁有45個成員,其主辦的最大活動是每4年一屆的亞洲運動會。為了提高亞洲人的體育水平及提供更多的較量機會,亞奧理事會除設立亞洲室內運動會,亦設立了亞洲冬季運動會、亚洲青年运动会和亞洲沙灘運動會,使區內有更豐富的體育交流活動。
亞洲奧會的前身為1949年2月13日在印度新德里成立的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,後來更名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,總部設在科威特。1981年11月26日和1982年11月16日,亞洲運動會聯合會先後舉行兩次會議,決定將亞洲運動會聯合會改名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。
第一代會徽採用至2006年亞洲運動會。會徽中間的太陽代表亞洲運動的發展及推廣。上面是奧運五環,而在下面寫上「Ever Onward」[註 1];而在會徽下面則寫上「Olympic Council of Asia」的字樣。
第二代會徽2006年12月2日在多哈亞運會舉行期間公佈。新會徽中央是一輪太陽,太陽上面盤繞一條象徵東亞的龍,下面環繞一隻西亞和中亞的鷹[1],寓意全亞洲的團結。而在會徽的下面有國際奧委會的會徽及「Olympic Council of Asia」的字樣。新的會徽即日開始使用,但首次使用新會徽的運動會是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[2]。12月底,在亞洲奧會的官方網頁上已經逐步更換新的會徽。
東亞地區(8)
|
東南亞地區(11)
|
南亞地區(8)
|
中亞地區(5)
|
西亞地區(13)
|
1 中華民國(台灣地區)中華奧會根據1981年與國際奧會達成的協議(詳見洛桑協議),使用
中華臺北的名稱參加國際運動賽事;國際組織,如國際棒球總會、國際大學運動總會、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也因其與國際奧會之關係执行此協議,稱呼中華民國為中華台北(詳見中華台北),至今兩岸對於主權仍有爭議,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。
1 中華民國(台灣)中華奧會根據1981年與國際奧會達成的協議(詳見洛桑協議),使用
中華臺北的名稱參加國際運動賽事;國際組織,如國際棒球總會、國際大學運動總會、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也因其與國際奧會之關係执行此協議,稱呼中華民國為中華台北(詳見中華台北),至今兩岸對於主權仍有爭議,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。
國家 | 代碼 | 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 | 成立 | Ref. |
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ISR | 以色列奥林匹克委员会 | 1933/1952 | [48] |
職稱 | 姓名 | 國家 |
---|---|---|
終生榮譽副主席 | Randhir Singh | ![]() |
魏纪中 | ![]() | |
榮譽副主席 | Hemasiri Fernando | ![]() |
榮譽委員 | 张吉龙 | ![]() |
Habib Abdul Nabi Yousuf Macki | ![]() | |
Souhail Khoury | ![]() |
|
|
|